苏青协作,红十字精神照亮山海情:江苏省红十字会援青纪实

元描述: 江苏省红十字会积极参与对口支援青海工作,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开展了“苏青协作·脊梁工程”等惠民项目,为青海困难群体提供帮助,谱写了新时代苏青版“山海情”。

吸引人的段落: 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一幅幅充满温情的“山海情”正在悄然上演。江苏省红十字会,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指引,积极参与对口支援青海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苏青协作·脊梁工程”到“江苏博爱光明行”,一个个惠民项目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青海大地,也为两省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篇江苏省红十字会援青纪实中,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感人故事背后的细节,感受红十字精神的温暖力量,并见证两省人民携手共建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

苏青协作,谱写新时代“山海情”

一、深厚情谊,携手共克时艰

青海是江苏唯一承担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双重任务的省份,两省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情谊。自2010年开始,江苏对口支援青海海南州,2016年,南京、无锡分别对口帮扶西宁、海东,2021年,将东西部协作扩大至青海全省。十四年来,五批江苏援青干部人才接续奋斗,累计投入援建资金86亿元,实施项目1905个,共计选派2389名干部人才,谱写了新时代苏青版“山海情”。

二、红十字精神,温暖高原大地

江苏省红十字会始终将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工作视为传播红十字精神的重要举措,并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惠民项目,为青海困难群体提供帮助。

1. “苏青协作·脊梁工程”:撑起希望的天空

“苏青协作·脊梁工程——脊柱畸形救助计划”是江苏省红十字会与青海省红十字会共同实施的公益项目,旨在帮助青海贫困家庭的脊柱畸形患者获得免费手术治疗。江苏常州、南通、淮安红十字会共同出资100余万元,为该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 “江苏博爱光明行”:点亮梦想的光芒

“江苏博爱光明行”项目是江苏省红十字会面向青海省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实施的公益复明手术项目,已帮助约300名患者重见光明。该项目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充分体现了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

3. 对口地区特色助学项目:播撒希望的种子

除了上述项目,南通通州区红十字会还引导通州爱心企业实施了“情暖贵德结对助学”项目,盐城市、南京市也在对口地区开展了各自的特色助学项目,为青海地区的学子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三、携手共进,共建美好未来

江苏省红十字会援青工作,不仅体现了对口支援的实际行动,更传递了红十字精神的温暖力量。江苏红十字会将继续与青海省红十字会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惠民项目,为青海困难群体提供更多帮助,助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共建美好未来。

关键词:苏青协作,红十字精神,援青项目,惠民工程,公益项目,山海情

常见问题解答

1. 为什么江苏省红十字会要积极参与对口支援青海工作?

江苏省红十字会始终将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工作视为服务中心大局、参与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传播红十字精神的重要举措。

2. 江苏省红十字会开展了哪些援青项目?

江苏省红十字会开展了“苏青协作·脊梁工程”、“江苏博爱光明行”等惠民项目,以及对口地区特色助学项目。

3. 江苏省红十字会援青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江苏省红十字会援青工作帮助青海困难群体解决了一些急难愁盼问题,并在资金、项目、物资方面有效解决了基层红十字会短缺的问题。

4. 江苏省红十字会未来将如何继续开展援青工作?

江苏省红十字会将继续与青海省红十字会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惠民项目,为青海困难群体提供更多帮助,助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

5. 江苏省红十字会援青工作体现了哪些精神?

江苏省红十字会援青工作体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6. 为什么说江苏省红十字会援青工作是新时代“山海情”的体现?

江苏省红十字会援青工作体现了江苏人民对青海人民的深厚情谊,以及两省携手共建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是新时代“山海情”的生动体现。

结论

江苏省红十字会援青工作,是红十字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两省人民携手共建美好未来的生动缩影。相信在未来,江苏省红十字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青海省红十字会紧密合作,共同谱写苏青版“山海情”的新篇章,为两省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