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改造后管网换新的,路面铺设平整,三线、排水全部改造成新的,停车增加车位、为电动车安装充电桩,大家生活得很开心,加上绿化种树,小孩在这玩,老人在这散步,都感到很开心。”居住在位于阳山县阳城镇的林业局宿舍的住户李叔点赞阳城镇大力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给居民群众带来的诸多便利。

  教育小区实施了排水和污水设施新建、道路黑底化、照明系统完善等内容后焕然一新。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是阳城镇大力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自2021年以来,阳城镇聚焦群众关切与期望,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总投资约6300万元的43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楼房283栋、3708户,建筑面积39.14万平方米,惠及约2万人。

  坚持党建引领,聚力“一盘棋”规划

  “2023年,为加快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我们把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第一期)分为七个标段进行实施,同时加强工程进度、质量的监管。目前,该项目包含的22个小区改造已初见成效。”阳城镇副镇长利佰坚介绍。

  作为一项全镇大力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如何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顺利进行?阳城镇坚持党建引领,聚力“一盘棋”规划。

  据介绍,阳城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谋划,高位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镇主管部门,社区、城中村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对县城范围内老旧小区的数量、分布点位、所属片区、建成年代、户数、楼栋数、单元数、面积、配套设施等做了系统的统计摸底,统筹安排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顺序,初步形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科学合理编制改造规划和改造任务。

  为强化宣传,凝聚民心,镇、村(社区)采取“网格长+党员”的方式分组入户宣传,探索出“三员”模式(民情监督员负责收集群众意见、改造监理员负责监督项目实施的全程监督、项目验收员负责项目完成的群众满意度收集),获得众多居民的支持,形成了“党建引领,镇村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推进过程中,阳城镇更积极协调施工过程的“内外因素”,设立项目推进组和质量监督组每天会同监理公司对施工中的老旧小区开展巡查,定期研判“扫清”阻碍,召开5次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推进会议,研究解决了25个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社区,保障施工进度、质量不折不扣落实,把老旧小区改造进度驶入“快车道”。

  自2021年以来,阳城镇已完成总投资约6300万元的43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楼房283栋、3708户,建筑面积39.14万平方米,惠及约2万人。其中,2023年全年,该镇完成了2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涉及201栋楼房,2551户,26.81万平方米。

  改外露“面子”,也改惠民“里子”

  阳城镇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既改外露的“面子”,也改惠民的“里子”,这项工程改善的是居住环境,凝聚的是民心,彰显的是城市温度。

  据介绍,在前期工作开展过程中,阳城镇坚持将调查研究进一步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做到带着问题“走下去”,怀着诚心“蹲下来”。

  在调查研究中,阳城镇了解到有多个老旧小区存在楼房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面对小区改造需求的多样性,该镇始终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最关注的污水处理、停车难和地面修补等问题广泛听取和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改造方案,让广大居民也参与其中,为老旧小区改造出谋划策。

  最终,新建排水和污水设施、内部道路修复及新建、建设配套运动健身设施、小区及周边三线进行整治、完善照明系统、外墙除险加固维修等内容均纳入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硬指标”。

  “老旧小区改造不单单是面上的施工,还要发动住户、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进一步扩大老旧小区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建立后期管养模式,解决小区停车管理、交通组织、绿化管养、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能够形成长效有序管理。”阳城镇党委书记周海南表示。

  接下来,阳城镇将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完善老旧小区治理长效机制,引导老旧小区成立业委会等自治组织,通过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两新”组织搭建平台,指导好小区业主自治管理,更好实现前期改造和后期管理衔接,切实保证老旧小区“改造一片、巩固一片、提升一片”。